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亟待关注
时间:2014-06-24 00:00 阅读:3724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亟待关注江西抚州、吴小毛
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儿童致病、致残甚垒致死的原因之一。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据估计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常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一般说来,有心理卫生问题的男孩多于女孩,青春期多于童年期,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小城镇多于农村。但从近年的调查结果看,农村青少年儿童有心理卫生问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儿童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包括:
1、学习问题学习问题是学龄期儿童的主要问题。很多儿童上小学后,由于种种原因,易出现适应不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学习闲难,甚至厌学等。在儿童学习问题中,“儿童学习困难”是最常见的,它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缋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征。一般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而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或因此而留级。
发现有儿童学习问题时应及时处理,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使儿童摆脱心理冲突,恢复到平静和愉快的学习中来。对儿童学习中的一些障碍和困难,及时发现加以解决,对孩子的父母给予指导。
2.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又称为儿童多动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多动症多在3岁左右起病,但多数到7~10岁时才被诊断,9岁最为突出,我国患病率在1.3%~13.4%。引起多动症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能与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因素)、脑损害因素、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神经生理因素等有关。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很多,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治疗方案的个体化、综合化,即根据患儿的特点,综合药物、心理、饮食、环境和学习指导多种方法,同时注意健全人格的培养。
3.情绪问题 在学龄阶段,儿童从家庭、幼儿园走入学校和更广泛的社会中,常因为不适应而产生惧怕、焦虑和类似神经症的表现。大多数独生子女因为在家庭中受到过分保护,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过分注意,使儿童在无形中形成一些问题行为。
抑郁是常见的负性情感,20%~30%的儿童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多发生于青少年期,一般女孩多于男孩。儿童抑郁的主要表现是:易激怒、敏感、哭闹、不安、厌倦、孤独。儿童抑郁除了情绪障碍外,还可能有多动、攻击别人、害怕去学校逃学等行为障碍。同时,抑郁还可表现出多种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低下、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遗尿遗屎等,因此,常被误诊为躯体疾病。
4.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正日益增多。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发生率终为0.3%。左右。该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儿童孤狙症的表现主要有:社交困难,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语言发育迟缓,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等。此外,有的患儿还可能有感知障碍,少数患儿可能伴有癫痫发作。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尚无定论,其治疗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患儿的家庭成员也要克制焦虑、自责、急躁情绪,方能对患儿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