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专家夏峰发掘孩子特性,为他们打开一扇扇窗
时间:2014-04-17 00:00 阅读:3354
特殊教育专家夏峰发掘孩子特性,为他们打开一扇扇窗
用一颗真心唤起特殊孩子自信
2014年4月13日 01:01-要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彭薇
本报记者 彭薇
可曾想象,孤独症儿童的梦想是“当一名钢琴演奏家”;患有肌无力症的孩子,却能俏皮地跳着爵士舞;中度智障少年的梦想是背着相机,到处旅游拍风景……这些特殊孩子是不幸的,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但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有幸登上了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他们的画作、摄影作品能在刘海粟美术馆等艺术场所展出。
给予特殊孩子自信舞台的人叫夏峰,是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在夏峰眼中,每个孩子都是金子,“他们不只是弱者,他们更是生命的强者。”
让孩子找到沟通钥匙
午后,夏峰和5岁的桐桐第一次见面。和许多孤独症儿童一样,桐桐与夏峰没有目光对视。呼叫孩子名字,他也似乎没听见。但是夏峰发现,当桐桐听到钢琴声时,眼神特别专注。甚至,当老师告诉孩子“do(哆)音是钢琴中间那个键”时,他可以伸出手,准确地按在这个琴键上。和16岁的伟伟见面时,同样是孤独症的伟伟,只顾低头用笔在纸上涂涂画画。伟伟画出来的线条和图形,丝毫不输给普通学生,甚至更好。
“弹钢琴、画画有什么用!”夏峰每次和家长交流,他们总是说这句话。“不要认为孩子一无是处,他们也会有感兴趣的东西。”夏峰告诉家长,艺术有愉悦功能,对特殊孩子来说,又有治疗功能,“艺术就像另一种语言,能帮助特殊孩子在融入社会过程中克服障碍,与他人沟通,获得自信。”
在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夏峰指导老师们开发了一系列“艺术特制课程”,包括音乐、绘画、摄影、园艺等,“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让孩子们找到一把沟通钥匙。”
智障少年小陈,学了一些基本的摄影技巧,用镜头“说话”,拍摄生活和幻想。一次,在拍摄夜景主题时,小陈兴奋地将拍摄的老鼠照片给夏峰看。询问下来,才知道,为了捕捉这个镜头,小陈举着相机驻守了一个多小时。夏峰发现,以前不爱说话的小陈,自从迷上了摄影,和其他人的交流多了起来,还会主动问大家“喜欢哪一类图片”。
上了上海音乐厅舞台
“真是做梦也不会想到,孩子能登上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一场特殊青少年“达人秀”活动中,台下家长看得热泪盈眶。与他们一道眼含热泪的,还有夏峰。
夏峰说,上海有“达人秀”节目,一些身怀绝技的人登台,展示给大家追逐梦想的力量。“特殊孩子同样有自己的梦想。我们为什么不为他们设立一个展示自信的舞台?”他和一些公益组织联系,得到很多志愿者支持,上海音乐厅破例为特殊孩子敞开大门。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
舞台上,很多孩子连“大家好”的发音都口齿不清,肢体甚至还有些笨拙。但当他们展示“绝活”时,丝毫不畏惧:栋栋会击架子鼓,打出咚咚锵锵的节奏;小傅是个“活地图”,对地铁运行路线和公交线路图“了然于胸”;小许虽然眼睛看不见,跳起花式跳绳却很灵巧;小潘可以现场在瓷盘上作画,上海特奥会时,他画的一组三毛瓷盘画被作为艺术品送给外国友人……当家长们把鲜花献给夏峰和志愿者们时,夏峰对家长们说,“上帝为孩子们关上一扇门,却打开了另一扇窗,难道不是吗?”
其实现实没那么糟
特教指导中心一间音乐治疗室里,3名老师陪着1个孩子,一个轻声弹着吉它,一个配合着敲木琴,还有一个搂着孩子的肩,身体轻轻摆动。夏峰从门口路过时,看到那一幕,有些感动,倚在门边久久注视。
“对特殊孩子和家庭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科学训练。”去年下半年起,由政府拨款,中心引进了一批治疗设备,专门服务于学龄前特殊儿童,并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合作,引入医学评估,提供个性化训练治疗方案。中心活动区域分成游戏、音乐治疗室,沙盘屋、感知运动室、注意力训练室、运动与康复室等。
5岁男孩安迪一家,一年前从香港回到上海,在虹古三幼特教班就读时,孩子被推荐到中心进行公益训练。安迪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儿,刚到中心时,他不会发音,对大家的要求不太理睬。“要信任孩子,他才会有进步。”夏峰和老师根据孩子兴趣,对他进行“游戏治疗”。安迪最喜欢的是一款“娃娃家”厨房游戏,大家陪着孩子装扮成厨师,烧菜、端盘子,有模有样。一段时间后,安迪在玩游戏时,竟然会叫“干杯”,让安迪妈妈喜出望外,“有专家科学指导我们,帮助孩子‘补缺’,其实现实并没有那么糟。”
记者手记
夏峰在特教领域工作数十年,接触最多的是特殊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他理解,对这些家长来说,最大感受恐怕是“艰辛”。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来关爱的特殊人群,他们的成长都是“一路艰辛一路爱”,身边总有温情相伴。为特殊孩子举办艺术展时,多位美术和创意界大师专门排出时间,欣然前往;很多志愿者,自告奋勇利用业余时间教孩子画画、弹琴,陪他们玩游戏;只要是孩子们有需要,社区阿姨们“随叫随到”……
一位艺术大师曾用19道门的创意作品来表现特殊学生的人生“门槛”。这19道门既是现实的大门,又是困住我们的无形心门。对待这些特殊的孩子,社会应该帮助他们慢慢打开19道门,和他们尽可能融合。用多一些的温暖和善意,换来这些“折翼天使”的笑容。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