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3301889869
13918071666
传真:021-50805239
下面视频是——我中心宣传片
下面视频是——2015年2月17号2月18号上海电视台对我中心的报道
2016年4月8日,上海市文汇报对我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报道及专家点评。
对此我们深怀感恩,感谢社会各界领导、家长及相关人士对我中心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与指导,我中心会一如既往的做好我们的工作,帮助更多家庭解决困难,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以下是报道的正文——
教化重塑好人生 反省彻悟走新路
——上海浦东新区关兴教育培训中心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案例
这是一所不像学校的“更好的学校”,因为在普通学校不能正常上学“问题学生”在这里经过反省历练“重归”学校;
这是一所不像补习学校的“更优的培训学校”,因为家庭管不了的“问题孩子”在这
里补上了人生最重要、最基本的一课;
这是一所不像正规学校、培训机构的“更上品的学校”,因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在这里被真正的因材施教融化。
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所完全意义上的“学校”,实施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她就是毗邻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浦东新区关兴教育培训中心。
近日,笔者在“关兴”的所在地见到了“掌门人”,一个年逾70,却矢志不渝的教育人宗富林,说起教育培训中心的“关兴”两字,他充满了情愫:“关心帮助问题学生,兴旺一家三代人”,因而取名“关兴”。
“好学校,一定有一个好校长”。“关兴”的创办者———宗富林是上海市中学一级校长,大学副教授,高级教师,曾在上海市名校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任职,退休前任上海市建平西校校长,在任职期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关注国计民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和谐发展。他重视对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培育积极生活态度和提升学习能力,建平西校学生精神风貌和升学率名列新区首位,成为浦东新区有影响的中学校长。这位教育行家,退休后对问题学生更加关注,于是下定决心,在2006年创办起上海第一所专治“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的教育机构。
从第一年招收的4名学生,10年来培训中心接收了近2000名学员,年龄集中在8至16岁。有学习障碍、屡被劝退的“吊车尾”,有寻衅滋事、混迹社会的“小流氓”,也有足不出户、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
“看过太多悲剧,听过太多诉苦,一个孩子,可以摧毁一户家庭、损害一所学校。”宗校长认为:青少年问题根植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恶化于社会。而矫治问题学生,就是造福于家庭,积福于学校,赐福于社会。“关兴”的走俏,满足了社会、家长需求,为辍学青少年教育的探索提供了新鲜有效的经验,得到了市教委、浦东新区教育局和社会各方的支持,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案例。
反省:人生翻转的“第一撬”
到“关兴”的问题学生,尽管家境不一,但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境遇———难上学。
面对玩世不恭的孩子,殚精竭虑的父母和束手无策的老师,宗富林深谙“问题”的症结:多数在于家庭关系与传统教育本身。该如何破解呢?
根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当时,上海有不少工读学校,但家长多是“望名生畏”:工读就学的记录将留存档案,难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与就业;工读学生普遍有轻微犯罪经历,孩子送去恐怕遭到欺负或受伤。家长的这些顾虑,导致工读学校面临招生困难,有些学校的老师比学生还多。
“关兴”勇敢地挑起了这份重担:在问题学生的边缘地带,筑起了温暖的教育大家庭;在不幸家庭的失望之家,建起了希望的绿洲。
问题学生各有状态,表现不一,到了“关兴”,如何起步? 宗校长说,我们的任务是用教育的力量教化一个人。人类的自我概念的力量是强大的。光改变行为而不改变自我概念,行为的改变经不起时间考验。要改变行为习惯,必须采取治本的方式,改变身份的认同与自我概念。身份认同主宰着个体的命运,决定了训练效果。为此,“关兴”借鉴心理学的内观疗法主要是回顾和检讨自己所作所为中存在的问题且予以彻底反省,比较自己对他人的冲撞和他人对自己的慈爱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并进行自我洞察、自我分析,以纠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态度或不当行为,改变自己的人格特征。
在“关兴”,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感恩、自传、反思》,引导孩子了解自己、剖析自己、更好地改变自己。
学员在这阶段进行回忆和思考。对象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如父母、同学、老师等。要分时段依次进行逆行性回顾,回忆内容围绕“对方为我做什么,我为对方做什么,我给对方带来什么麻烦”三类实际已发生过的具体生活事件。指导者每隔一阶段与反思学生沟通一次,了解和指导反思学生的心理内容。特别要求反思人员要站在对方角色的立场,对每个事件一边进行体验一边进行思考。
到“关兴”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那是他们的专属档案:从入校情况登记表、家长初次谈话记录,到学生的“课后感”、家信和《感恩、自传、反思》,见证学员由抵触至接受、经反复后蜕变的全过程。其中,《感恩、反思、自传》 格外醒目,上百页文稿纸装订成册,字数过万,这是孩子们逐渐敞开的心扉。
“带着孩子,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 《顺序分析》 的方法,透过重建事情的原委,帮助孩子看到问题的所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重要的是家长摒弃抽象的语言指导,带着孩子透过生活,具体的体验;同时,切记在引导中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切勿加入太多自己的判断。”宗校长深有感触地说。
在“关兴”,已累计有五百多名学生写过一至四万字的反思材料,全部装订成册、存档,也为日后总结、研究提供些许依据。“这也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教育的财富”。
磨练:行为转变的“发生器”
问题学生的行为改变,除了认知概念的正确外,具体矫正是有讲究的。宗校长认为,青少年最需要两样东西:一是营养的“养”,二是氧气的“氧”。要让青少年脑筋灵活,就应让他们尽量接触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多运动,这对他们非常重要。身体愈健康的孩子愈容易教,在智慧的启发上也快速。“关兴”每天安排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锻炼身体,开展长跑、球类、俯卧撑等,也有素质拓展训练,有治疗作用的滑道训练、短程拉练等运动,就是让他们身心健康,焕发青春活力。
对青少年矫正要从严格起居作息做起,作息饮食有规律,睡眠时间充足有保证。早晨5:50起床,晚上9:30熄灯,每天按时三餐,4公里跑步训练,2小时文化课程,统一收看新闻和晚自习……
原本辍学在家的“小霸王”,过惯晨昏颠倒的生活,混乱的饮食与睡眠不仅损毁身体,而且消磨心智。重塑正常的作息,迫在眉睫。
起初,孩子的负面情绪在所难免,甚至出现绝食、逃跑等极端情况。“不放我走的话,我就跳楼!”“宁愿挨饿,也不妥协!”想起刚入校时的抵触与抗拒,蔡天明自己都觉得“很好笑”。
“绝食抗议和离家出走是我的‘惯用伎俩,,在家爸妈生怕出事,都拿我没辙。”
现在,此路不通。“关兴”要求,所有家长签约承诺,即使孩子出逃回家,也一定送返回来。“我们尽全力为孩子打开一扇未来的‘窗,,但家长得保证,把那扇宠溺的‘门,关紧。”
心理老师与他促膝谈心,宿舍同学分享亲身经历,蔡天明逐渐动摇:“以前的我,认为思想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发生改变,但当真正听到别人的故事、相似的经历时,第一次觉得我的想法是那么可笑。”
回归集体后,很多学生发现,其实遵规守纪并没那么“难以忍受”。没有零食,固定的三餐自然珍惜;每天晨跑与锻炼,走出压抑与封闭,也明显感到身体变得结实;整理内务,动手洗衣服、叠被子、打扫卫生,感叹“我只是社会的一员,父母不可能养我一辈子,必须靠自己生活”。
同时,老师也允许犯错,相比批评惩罚更倾向“帮他们找理由”:“你刚来,身体不舒服的话,可以先在旁边休息”,“内务进步很快,我想请你当小组长,指导别的学员”。
隔离:学会感恩的“聚合剂”
“关兴”在长期的教育培训中,早期将孩子与父母“隔离”,作为矫正偏差行为的第一步。
在培训中心主管宗老师看来,家长是孩子情绪的“触发器”,孩子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表现和原生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孩子要得到很好的转变,一定要在新的环境、新的教育模式下重新成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双方一旦见面,孩子仿佛回到了原来溺爱的环境,这样对孩子矫正的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培训中心制定一系列校规,近乎严苛:上课地点不公开、入校禁止带手机、3个月内不许孩子面见家长,其间只能以通信方式交流。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心里肯定很愤怒、无奈和难过,也许正在咒骂,最亲的父母竟会让陌生人把你带走? 其实,我们也舍不得你,我们的心也在颤抖,也在滴血。”
“孩子,像你这个年纪,应该在操场上奔跑,在课堂里朗读,而现在的你呢?把自己封锁在书房,每天连续15个小时玩电脑游戏……已经两个多月了,你想这样过一辈子吗?”
“我们和你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手机一响,就是你逃课、打架的消息。我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度日如年每夜失眠,无时不在担心你的将来,担心你的成长!”
“我的女儿,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爱你!冲凉后记得要涂润肤露,注意保护眼睛少看电视,想念爸妈时记到本子上,尽快学会照顾自己。我们一家三口,努力加油,爸妈等你回来,等待一个全新的你。”
展开这些信页,署名为“爱你的爸妈”“日夜想你的家人”,是“隔离”后父母写给孩子的第一封信。
一厚摞的信纸,有些边角皱褶,有些字迹晕染,培训中心主管宗老师解释说很多是家长含泪写就,而孩子则是流泪读完。“暂别家庭,与父母隔离,学员面对陌生环境,恐惧与不安难以避免,甚至催生埋怨与愤怒。这些倾诉与解答,帮助他们逐渐理解家长,反思自己。”
“矫正问题学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也不是掩盖问题,忽悠学生,浪费学生,而是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正确认知和归因,并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树立生活的信心,获得生存的技能。”宗校长强调。“与家隔绝”重塑独立能力、绑上沙袋体验“母亲怀孕”、撰写“自传”袒露内心思想……一年的封闭培训与认知矫正,孩子们迎来蜕变与成长。
一年培训后,孩子们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经过心理辅导,张伟雄和李钰已经重返课堂。这个夏天,他俩和培训中心的十多名学员都参加了中考。后来喜讯传来,一个被公办高中录取,一个进入职校就读,而在2016年计算机应用系统比赛中拿了全校第一,市里比赛拿了三等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入校半年,吴亦可和蔡天明逐渐摆脱过往恶习,提前进入文化课补习阶段。宗校长希望,这份良苦用心能帮助孩子在返校后顺利过渡,避免重蹈覆辙。而一些年纪偏大、错过“回炉”时机的学员,会建议他们参加成人高考,或是选择其他工作。
“关兴”,因为让走上边缘的学生迷途知返而显现教育的魅力;因为让一时没有着落的家庭重燃希望而声名远扬;因为让教育培训机构以一种教育的特有方式体现教育的功能而卓有成效。现在,宗校长已不再为招生发愁,每一个回归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广告”:有问题找“关兴”,在有需求的家长圈内流行。
说到“关兴”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宗校长认为这与上海市教委和浦东新区教育局领导支持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区教育局领导多次到中心指导工作,分管局长用了近一个下午时间全面巡查学校,听取汇报,察看学生教学活动、学生宿舍和食堂卫生,最后他说:“听完、看完你们所做一切我放心了,你们为社会安宁、解除家庭烦恼、学校安定做出贡献,谢谢你们。回局里我一定对有关部门要求像以往一样支持你们。”2015年初夏,上海中医大校舍搬迁,“关兴”为配合响应政府的规划,在搬迁地点上碰到了困难,得到了市教委规划处领导的大力支持,积极帮助联系搬迁地点,解决具体困难,使培训中心用最短的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搬迁,也使培训中心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诚然,在宗校长看来,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教化,能使教育问题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学生问题不成为学校的沉重,孩子问题不成为家庭的累赘。对此,他充满信心,因为“关心帮助问题学生,兴旺一家三代人”,正是社会所需、家庭所求、孩子所盼。
这就是教育的一种前途,这也就是教化的一种力量,这更是教育人的一种情怀。
(本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下面文字是—2014年9月份新民晚报、腾讯网对我中心的报道
据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统计,全国有超过2800万“问题学生”。
他们也曾是其中一员。厌学逃课、沉溺网络、打架斗殴,偏差行为让家庭与学校苦不堪言,却又束手无策。
“与家隔绝”重塑独立能力、绑上沙袋体验“母亲怀孕”、撰写“自传”袒露内心思想……在浦东一所“特殊学校”,一年的封闭培训与认知矫正,他们迎来蜕变与成长。
或许,世上本就没有“问题学生”,只有不被关注和理解的孩子。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想打架
下午3时,随课间铃声响起,狭窄的走道内一阵熙攘,身着白色短袖校服的孩子们鱼贯而出。有八九岁模样的少年,也有略显老成的大学生,年龄跨度透露出这所学校的特殊。
“高泽文太不懂事了”“王境泽也很过分”,休息间隙,大家七嘴八舌地回顾刚才的课程。每天2小时“认知矫正课”,今天的内容是观看电视真人秀《变形计》。剧中,两名叛逆暴戾的城市少年,与一个从小失依的农村男孩,互换身份度过30天“变形”之旅。
嗜睡翘课,抽烟酗酒,节目里的主人公让人头疼。“其实,曾经的我和他们一样,甚至更加过分!”不知是谁的感叹,留下一片沉默。
确实,他们曾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学生”,父母、师长竭尽全力却无能为力,只好狠下心来,强制送到“训练营”——上海浦东新区关兴教育培训中心。
“老师,求你帮帮我,救救他!”半年前母亲的声泪俱下,吴亦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12岁的他已经辍学一年,与“兄弟们”在社会上游荡,经常彻夜不归。
“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找人打架。”吴亦可回想,任何微小细节都能成为引线:饭菜不合胃口,抬手即把桌子掀翻;衣服买得不称心,抡起一辆自行车就砸;母亲阻止他偷钱,抓起她的头发朝墙角甩去……有次,把邻居孩子打成骨折,他被送进了派出所,警告了几句也就接回家去。
他们生活在灰色地带。“游离于校园之外,旷课逃学、辍学在家或混迹社会的学生。介于普通学生与工读学生之间,孩子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家长不愿送至工读学校。”在培训中心的招生网站上,如是界定“问题学生”。
把孩子借给我一年,我来管
“看过太多悲剧,听过太多诉苦,一个孩子,可以摧毁一户家庭、一所学校。”谈起建校初衷,70岁的宗富林无奈感叹。2004年,他从公办初中校长岗位退休后,对“问题学生”的生存现状格外关注。
面对玩世不恭的孩子,殚精竭虑的父母和束手无策的老师,宗富林深谙“问题”的症结,多数在于家庭关系与传统教育本身,如何破解?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当时,上海有不少工读学校,但家长多是“望名生畏”:工读就学的记录将留存档案,难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与就业;工读学生普遍有轻微犯罪经历,孩子送去恐怕遭到欺负或受伤。“家长的这些顾虑,导致工读学校面临招生困难,有些学校的老师比学生还多。”
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我有丰富的一线经验,能否让家长把孩子借给我一年,我来教、我来养?
下定决心,他创办起上海第一所专治“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的教育机构。“关心帮助问题学生,兴旺一家三代人”,因而取名“关兴”。宗富林着手申报和注册培训中心,在大学校园租借教室与宿舍,聘请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的老师,并向媒体投放招生广告。
从第一年招收的4名学生,8年来培训中心接收了近2000名学员,年龄集中在8至16岁。有学习障碍、屡被劝退的“吊车尾”,有寻衅滋事、混迹社会的“小流氓”,也有足不出户、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
爸妈也舍不得你,心在滴血
将孩子与父母“隔离”,是矫正偏差行为的第一步。
在培训中心总务处处长宗诚看来,家长是孩子情绪的“触发器”,双方一旦见面,治疗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他制定一系列校规,近乎严苛:上课地点不公开、入校禁止带手机、3个月内不许探望,其间只能以通信方式交流。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心里肯定很愤怒、无奈和难过,也许正在咒骂,最亲的父母竟会让陌生人把你带走?其实,我们也舍不得你,我们的心也在颤抖,也在滴血。”
“孩子,像你这个年纪,应该在操场上奔跑,在课堂里朗读,而现在的你呢?把自己封锁在书房,每天连续15个小时玩电脑游戏……已经两个多月了,你想这样过一辈子吗?”
“我们和你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手机一响,就是你偷钱、逃课、打架的消息。我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度日如年每夜失眠,无时不在担心你的将来,担心你的成长!”
“我的女儿,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爱你!冲凉后记得要涂润肤露,注意保护眼睛少看电视,想念爸妈时记到本子上,尽快学会照顾自己。我们一家三口,努力加油,爸妈等你回来,等待一个全新的你。”
展开这些信页,署名为“爱你的爸妈”“日夜想你的家人”,是“隔离”后父母写给孩子的第一封信——
一厚摞的信纸,有些边角皱褶,有些字迹晕染,宗诚解释很多是家长含泪写就,而孩子则是流泪读完。“暂别家庭,强行隔离,学员面对陌生环境,恐惧与不安难以避免,甚至催生埋怨与愤怒。这些倾诉与解答,帮助他们逐渐理解家长,反思自己。”
逃跑和绝食,惯伎这回没辙
早晨5:50起床,晚上9:30熄灯,每天按时三餐,4公里跑步训练,2小时文化课程,统一收看新闻和晚自习……
原本辍学在家的“小霸王”,过惯晨昏颠倒的生活,混乱的饮食与睡眠不仅损毁身体,而且消磨心智。重塑正常的作息,迫在眉睫。
起初,孩子的负面情绪在所难免,甚至出现绝食、逃跑等极端情况。“不放我走的话,我就跳楼!”“宁愿挨饿,也不妥协!”想起刚入校时的抵触与抗拒,蔡天明自己都觉得“很好笑”。
“绝食抗议和离家出走是我的‘惯用伎俩’,在家爸妈生怕出事,都拿我没辙。”
现在,此路不通。培训中心要求,所有家长签约承诺,即使孩子出逃回家,也一定送返回来。“我们尽全力为孩子打开一扇未来的‘窗’,但家长得保证,把那扇宠溺的‘门’关紧。”
心理老师与他促膝谈心,宿舍同学分享亲身经历,蔡天明逐渐动摇:“以前的我,认为思想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发生改变,但当真正听到别人的故事,相似的经历时,第一次觉着我的想法是那么可笑。”
回归集体后,很多孩子发现,其实遵规守纪并没那么“难以忍受”。没有零食,固定的三餐自然珍惜;每天晨跑与锻炼,走出压抑与封闭,也明显感到身体变得结实;整理内务,动手洗衣服、叠被子、打扫卫生,感叹“我只是社会的一员,父母不可能养我一辈子,必须靠自己生活”。
同时,老师也允许犯错,相比批评惩罚更倾向“帮他们找理由”:“你刚来,身体不舒服的话,可以先在旁边休息”,“内务进步很快,我想请你当小组长,指导别的学员”。
不去上学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牛皮纸文件袋,是他们的专属档案:从入校情况登记表、家长初次谈话记录,到学生的“课后感”、家信和《我的自传》,见证学员由抵触至接受、经反复后蜕变的全过程。
其中,《我的自传》格外醒目,上百页文稿纸装订成册,字数过万,这是孩子们逐渐敞开的心扉。
“2011年12月7日,一个黑暗的日子,她因治疗无效病逝。噩耗传来,我感觉天旋地转,仿佛一切都静止了,眼前一黑,过了很久才醒过来。从此,我的精神世界就崩溃了……我将网络作为寄托,不去上学。”
初三男生张伟雄,性格内向冷漠,入校前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拒绝与父母沟通。原来,病灶是一场变故,曾经亲近的女同学小雪患白血病过世,给她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创伤,然而家长和老师都忽视了对他的心理疏导。
“她问我怎么看班里那些女生,我就把真心话都说了,谁知道,第二天全班人开始骂我。连最好的朋友都出卖我,我不再相信任何人!”
李钰,曾是家长眼中的“乖小囡”,成绩名列前茅,但初三后出现厌学。老师说在学校看到她哭,父母询问时却回答“功课压力大”。原来,“闺蜜”将两人的“悄悄话”向外宣扬,以致李钰受到其他同学的孤立,变得不愿上学。
“班级里有个同学休学,大家都说他不来上学,好牛!我想,这有什么,我也可以!第二天就说身体不舒服,留在家里……之后,越来越不想上学,越来越难以启齿,越来越愧对父母。”
11岁的袁开过着老鼠般的生活,辍学两年多,每天把自己锁在屋内,为了跟他交流,父亲把房门都卸了下来。原来,旷课只是因为一次简单的打赌,他对父母愧疚、对自己生气,心里憋着一口气,陷入封闭的恶性循环。
“没有一个家长知道,孩子不去上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宗诚说,心理老师正是抓住这些症结,逐步解开孩子的心结。
体验到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
当孩子们开始“听得进劝”,体验式的学习与活动,为行为矫正“加码”。
母亲节,体育老师让所有学员绑上两包沙袋,前胸和后背各2.5公斤,随后围着操场跑步。起初,孩子们还能自如运动,但等到四五圈时大多腰酸背痛,难以坚持。
感恩节前夕,培训中心则发起“护蛋行动”。每名学员领到一枚生鸡蛋,要求每天贴身携带,一周后检查是否完好无损。有的孩子用报纸“里三层外三层”包裹,有的担心晨跑时颠簸时刻把蛋托在手心,还有的寝食难安,“总是担惊受怕,夜里还梦到自己的鸡蛋碎了”。
“负重跑步”,让孩子们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10分钟已经累到够呛,更别提要忍受10个月,妈妈太辛苦了!”而“护蛋行动”,则折射出父母照顾和庇护孩子的困难,“以前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次是亲身感受!”
生动的素质拓展,也伴随严谨的理念教育。借鉴国内外资料,宗富林与培训中心老师编写了一套认知教材,通过浅显有趣的小故事,教导学员为人处世的道理,例如“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
拿什么爱你,我的学校?
选择怎样的朋友,我自己又是怎样的朋友?
与父母是什么关系?
如何对待吸烟、酗酒、网络游戏、色情电影等不良嗜好等等?
“其实,很多偏差行为并不是出于恶意,只是没有人教孩子正确、普世的准则。”钱敏负责教授“认知矫正”课程,他尝试用鲜活影像和具体案例触动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同时激发孩子们结合亲身经历,强化“课后感”。
听完“毒品毁灭梦想”后,有学员感叹:“我也有几位‘瘾君子’朋友,在宾馆或是KTV,看过他们吞云吐雾,想到自己差点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就毛骨悚然。如果那样,我的人生将走向何处呢?”
读到《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时,有学员回忆:“母亲生过一场大病,动了手术,而我却连家都没有回过几次,连她强撑身子下厨做的菜,我也一口没尝。追悔莫及!”
拯救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孩子
一年培训后,孩子们终究要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
经过心理辅导,张伟雄和李钰已经重返课堂。这个夏天,他俩和培训中心的十多名学员都参加了中考。最近喜讯传来,一个被公办高中录取,一个进入职校就读。
入校半年,吴亦可和蔡天明逐渐摆脱过往恶习,提前进入文化课补习阶段。“成绩落后是很多孩子厌学的主因,我们聘请专业辅导老师,小班化教学补课。”宗富林希望,这份良苦用心能帮助孩子在返校后顺利过渡,避免重蹈覆辙。
而一些年纪偏大、错过“回炉”时机的学员,会建议他们参加成人高考,或是选择其他工作。宗富林印象最深的来自新疆的“野孩子”张一成,曾在秋收时用打火机点燃棉花,差点导致全家倾家荡产,而现在的他,已是新疆阿克苏兵团的一名公安民警,从“社会祸害”变成“人民卫士”。
对于父母而言,最大欣喜与欣慰莫过于亲子关系的转变。“这是我的孩子吗?竟会主动帮我盛饭打菜,我都有些不习惯了!”“原本不可一世的儿子,现在知道关心长辈和体贴父母,浪子回头,千金难买。”同时,培训中心开设“家长学校”,指导亲子如何相处。
现在,宗富林已经不再为招生发愁,每一个回归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广告”。他更希望与学校或社区“结对”,建立长效矫正机制,为“问题学生”托底;希望全社会重视“问题学生”的成长与未来,探讨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每个孩子,有痛苦不堪的往事,也有善良可爱的一面。多一些关注和理解,少一些冷漠和溺爱,从源头上减少偏差行为,也为迷途的孩子护航。”宗富林相信,他们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
(应采访者要求,本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独生子女家庭,很容易娇惯溺爱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果让孩子换一个生活环境,可能就会出现转机。因为生活环境是能改变人的。
人们长时间生活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会逐步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习惯。生活环境对一个人来说,就好比物理学上的“磁场”,磁场中的磁铁,势必要不由自主地按照磁场对它的支配来行动。久而久之,势必会形成一定的行为“轨迹”。
而孩子换了一个环境,就会在新的环境中,接受新环境的影响和支配,从而改变原来的行为“轨迹”。
一个人长期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亲密,甚至是“亲密无间”,没有了一点点“距离”。那么,人就很可能产生一种“惰性”。所谓“惰性”,就是不想改变、也很难改变的消极的倾向和行为习惯。
而换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间隔”,在旧环境中养成的“惰性”没人支持了,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觉“约束”或调整自己的行为,按照新环境的要求改变原来的“惯性”。
人们说:“距离产生美”。其实,还有另外一句话:“距离产生威信。”在生活中,恐怕许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在熟人面前,在比较熟悉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很随便;而到了一个新的不大熟悉的环境,在比较生疏的人面前,人们的行为立刻会变得拘束、拘谨起来。什么原因?就是距离产生了“威信”,不得不自我约束。
孩子一旦问题产生了,家长要面对现实,要采取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努力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大多数孩子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已经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了,这样的孩子用正常的教育方式方法已无法帮助他,只有改变他的教育生存环境,改变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而家长溺爱、不舍得、孩子大了会好的等不当方式和思想,等于是变相纵容和放弃孩子,将来孩子长大了融入不了社会,一事无成的时候,一定会责怪埋怨家长的。在最好的时期要给与孩子最好的积极的教育,这样才是真正的帮助孩子。
希望能给与每个家长思考!
上海关兴教育愿做您家庭教育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