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学员课后感
时间:2011-11-18 00:00 阅读:5239
课后感
今天是钱敏老师在二楼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认知课。
今天钱敏老师上课的内容是《弟子规》,今天讲了弟子规的最后一课:余力学文,余力学文讲了《弟子规》一共讲了七个方面,前六个方面讲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都是让我们努力去落实而提升自己修养品德的,是讲力行这方面,而学文就是要圣贤经典,通过学习能帮助我们力行,这样力行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所以学文很重要,文不可不学。文化文化,就是要用文来化我们,学文的目的就是化自己,变化自己的气质,把文化到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化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所以学文和力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力行帮助我们学文,学文指导我们更好地去力行。我们学到了圣贤教育,帮助指导我们去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在力行;真正力行了,对于圣贤的教诲,就会有新的悟处,就会有更深入的体验。力行是行门,学文是解门,解行并重。
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加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如此读书又有何用?
受教育的目的首先在“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古人读书是志在圣贤,而现在人读书是志在赚钱。家长和老师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分数,不注重品行教育,结果,小孩越学越傲慢,讲的头头是道,自己没做到,这样就变成伪君子,因此品德的提升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学能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本事?这个要谨慎于开始!做家长和老师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观念才行。这节课我的感触十分深。
二中队2班 顾P豪 2011.09.19
课后感
—《弟子规》余力学文
今天认知课上,老师给我们上的是关于《弟子规》的内容,这也是最后一节课了,讲的是《弟子规》中的余力学文之二。
上节课讲的是关于读书、学习的内容,而这节课主要讲了读书习惯的相关内容。以前我看书总有个不好的习惯,每次我看完书总是随便乱放,在图书馆还好一点,因为有老师在旁边管着我们。在家里就不一样了,每次我看好书就乱放,本来满满的书桌就变空了,书都放在别的地方了。而且我一有急事,书都不合上就走了,还有我的书基本都是破破烂烂的。
书也分类,有好也有坏,像那种不良书刊都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书籍,都不应该去看。因为那些不良信息会坏了我们的心志,让我们变得心神不宁,所以我们不要去看那些书。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要显得很生气看什么事物都不顺眼,这样只会越来越糟糕,我们应该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努力学习,只要努力就肯定有一个好多结果。
虽说是余力学文,但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如果没文化是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这样才是一个成功人士。
一中队1班 顾Y炯 2011.09.19
课后感
—《弟子规》余力学文
今天钱敏老师为我们上了《弟子规》余力学文最后一课,讲解了“方读此 勿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读书必须要持之以恒,研究学问时应专一、专精,脚踏实地。而不能太燥,过浮动,造成一知半解,如果我遇到不懂得,要马上把问题记下来,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不耻下问,因为学问就得边学边问,并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求得真知。因此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才能读好书,学到知识。
我们不仅要端正学习态度,还要创造一个清洁、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要做到文具、书本等学习用具摆放整齐,井井有条,这样才能静下心来读书。书写时只有心平气和,平心静气才能写出工整美观的字来。“字如其人”因此要写一手好字,还要爱护书籍,看书时不随意卷曲,损坏书籍,读完后还需归放原位。我还需分辨书籍的好坏,对于那些不健康或有争议的书坚决不看,以免影响身心健康,最好重要的一点,就是读书要有自信,敢于挑战。欲读书,先立志,要定下自己的志向,再通过不懈努力迈向成功。
一中队1班 王W宙 2011.09.19
课后感
今天上认知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教育训练计划六的相关内容。
我们要给出明确的期望,同时要取得别人的信任,并要勇于的承认错误。以前,我总是会冒犯很多的人,就像夜暮省思文里说的,得罪人常还不知觉,当我每次得罪人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我的母亲,我妈不说别的,光是对我从小到大的养育之恩就够我报答一辈子了。更何况我妈要经常教育我一些道理,如何做人,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还要关心我的学习,我的健康,我的各个方面我妈都会帮我调整好。而我缺什么都不懂,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所以我要感谢母亲对我不厌其烦的教育。
对于我自身的错误,我很后悔,因此我要给我的老师写张纸条:老师,谢谢您多年来对我的教育,但我对不起你,没有尊重你的教育,还常常和你吵架,希望你能原谅我以前的过错。
一中队(1)班 顾Y炯 2011.09.21
课后感
——教育训练计划6
钱敏老师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给很久你就想表达感谢的人写个字条,表达谢意,我要写给我的爸妈,谢谢他们养育了我,包容了我这么多的过错,带领我走向光明大道,花尽心血为我操劳,真的很谢谢他们。
第二个问题是今晚睡觉前给你冒犯了的人写个简短的字条,表明歉意。我要写给我父母,因为我心情不顺时总会发脾气迁怒与他们,在他们给我讲道理时我也会厌烦的打断他们。还不理想他们,我要对他们说对不起,请原谅我的不懂事,我以后会对你们孝顺的。
第三个问题我认为父母对我的期望值是希望我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可是我希望自己考个职高。当然,这是我以前的想法,现在我也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考个普高,这样计划就一致了。
三中队女1班 韩Q珂 2011.09.21
课后感
——教育训练计划<6>
1、给很久你就想表达感谢的人写个字条,表达谢意。
赵晖范谢谢你,在我学业成绩失利时,孤独难过时,需要找人谈心时,你都能陪在我身边,让我感到这辈子能有你这么一个知心朋友是件幸福快乐的事。
2、今晚,睡觉前,给你冒犯了的人写个简短的字条,表明歉意。
老爸、老妈,对不起,之前我的失信、不归宿及注重不良行为给你们造成了太多太多的不愉快和多次的失望,在这里我发自内心地向那么道歉,以后我会好好弥补。
3、想想这样一种情况:你和其他人抱有不同的期望值,共同制定一个计划以便取得一致。
他人:爸爸妈妈希望我早日考上个好大学,在去自家场里上班。
自己:考上美院,以后做个设计师或化妆师
计划: 努力改变现状,出去后好好读书,无论是好是坏,按自己的追求方向去努力,努力后就算没成功也会被理解。
三中队(1)班 涂H慧 2011.09.21
课后感
——教育训练计划6
今天钱敏老师为我们上了杰出青少年的七大习惯中的教育训练计划六。
这一课主要给我们讲的是双赢的理念,我觉得双赢这个理念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需要的,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自私,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对他的竞争对手造成破坏或随意地传播谣言,破坏他人声誉,这种行为是非常不道德的,如果是我,我是非常赞同双赢的,两人能够共同获得成功的喜悦,又能多一位益友,有什么不好呢?
我初一时,总会跟俞奕妍比数学成绩,我那时数学成绩很不错,俞奕妍和我不分上下,再加上每天中午在一起吃饭,也常讨论分数的问题,但我们并不会因为对方比我们好而生气或诋毁她的,而是经常互相比较,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就是双赢的理念,它会让我们追求上进心,让我们更好,做人就应宽宏大度一些,学会和他人分享。
三中队女(1)班 丁W 2011.09.24
课后感
——教育训练计划6
今天钱敏老师为我们上了杰出青少年的七大习惯的认知课,讲了习惯四—双赢的想法。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到处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小时候,我们受父母影响:只有成为强者,才能获得想要的爱与尊重。现在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争强好胜会让自己充满消极的念头,会让自己变得自私自利。而相互帮助各取所需则会共同进步。
通过这节课, 我明白了争强好胜的人所得到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为了自己能出人头地而用各种下贱方式来获得,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担任如果一个与世无争,逆来顺受的可怜虫,应该想办法尽快脱身。与人竞争最悲剧的事情是两败俱伤,双方都无法得到好处,最好的是双赢,就是人人胜利的想法,就是宽容,有坚忍不拔的想法,既不会踩在别人的背上向上爬,也不会对别人卑躬屈膝。因此要想双赢,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任何事,公平竞争,搞好人际关系,关心别人,也关心自己,各取所需,就是海阔天空每个人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双赢好比是一顿无尽的美餐,付出一点得到很多,享用不尽。
一中队(1)班 王W宙 2011.09.24
课后感
今天认知课上,钱敏老师为我们讲了“七个习惯”中的“双赢思维”这个部分,经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在当今社会中,“双赢思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一种处事待人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相处,竞争是难免的,但是家中这更多的是合作,合作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自私心理,好的东西都想自己多拿一点,但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只有合作才能收获更多。所以双赢是一个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分享的美好结局,双赢又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真诚、互相协作基础之上的生存之道,对此有对今后人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多与他人合作,不做一些损人利己或损己利人的事情,多宽容,宽恕对方,多为他人着想,做一些双赢的事情,从而令敌我双方都可以获得成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进步。
一中队(1)班 张X宇 2011.09.24
课后感
——五商(五Q),现代人必须具备的5个商数
今天钱敏老师为我们讲的这节课可让我长了见识,原来我们除了情商和智商以外还有德商、灵商和才商之分。
但我想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还是情商、智商和德商,这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性情、知识和人格,而这三样东西恰恰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的智商决定了这个人的才华,当一个智商相当高,相当有才华的人出现时,我想这个人一定是十分受人尊敬的。而情商则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自然也牵扯着他身边朋友的质量和他在朋友们心中的地位,而德商(MQ)则是最重要的人生之道,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品质但没有的话,那又谈何做人?
而灵商(SQ)和才商(FQ),我认为是建立在前三者的前提上的,如果连前三者都不具备,又怎么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呢?
俗话说得好,三分智商七分情商,再高的智商也是要靠情商来维护的。
三中队女(1)班 丁 W 2011.09.27
课后感
——五商(五Q)现代人必须具备的5个商数
今天我们学习了五商,让我也从中认识了这5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联······
智商(IQ)又称智力因素,它一般代表的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的高低,认知力又可以分为: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与智力、智商是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最重要的,正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的关键在于醒悟!就是认识自我,只有能自己认识自己了,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才能奋发向上……
另外还有德商(MQ)、灵商(SQ)、财商(FQ)也是人生中重要的部分,我们也要注重,因为当今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
三中队(3)班 李Y尧 2011.09.27
游后感
期盼已久的出游终于来了,上午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下午则是世博纪念馆。
雄浑端庄的青铜沉淀着文明的厚重,缤纷斑斓的陶瓷塑造出艺术的气质,意境深远的书画涵藏这文化的底蕴,美轮美奂的雕塑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高雅脱俗的家具,纷繁绚丽的民族工艺……在博物馆感受这五千年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体验置身艺术殿堂的充实与欣悦。2楼的亚历山大-佩里耶(1862-1936)风景画展和3楼的中国历代绘画馆让我深有感悟。
佩里耶从未试图把风景最美的一瞬精确的画下来,而是向人们传递他内心所看到的风景。他曾说:“如果有人看完我的画展,带着这片在大自然中带给我快乐的光线和氛围离开,那么我就能心安理得地在宁静中充分享受生活。”细细观赏画作,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一笔一画都如同微风吹过心间。
汇集唐宋元明清的名家真迹,齐聚百余件绘画珍品于一堂。廊檐幔回,轩窗低栏间,参观中国绘画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在手法上有了新的见识,以后的生活中会对我有许多的作用,好好吸收这些“养分”能够使得自己以后的绘画水平有所提高,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途休息时,女生集体淑女做拍照,引人注意,还换来了老外们的眼球,“关兴”女生扬名天下啦!
三中队(1)班 涂H慧 2011.09.29
课后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今天,是于老师上的课,她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讲的是有关于“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的有关内容。
现代社会,因为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的好,可是我们的心理健康防线却一天比一天衰弱,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为接受德、智、体、美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的心理,也应找到可以舒缓自己心情的办法,遇到事情不要死钻牛角尖,凡事想开一点,才会有一个健康心理状态。
三中队3班 李M子 2011.10.09
课后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自己的情绪应自己掌控,做自己心理的主宰者,要讲究心理卫生,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也是一门探讨如何维持和保护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的学问,它可以让你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辅导‘让你可以从容应付挫折,调节情绪,帮助自己人际协调;还可以塑造优良的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就能为接受德、智、体、美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它可以大大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并且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好的心理素质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因此,上了今天这堂课,我从今天起要做自己,不要让别人来主宰自己的一天心情,为自己而活,会更精彩。
三中队3班 李Y尧 2011.10.09